课程背景
当前,在全球化浪潮与逆全球化思潮交织碰撞的背景下,国际社会正经历着自冷战结束以来最深刻、最复杂的格局重构。国际秩序加速由“单极主导”向“多极共治”转型,原有以美国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面临诸多挑战,而新的治理规则尚未完全建立,导致全球治理出现“真空地带”与“规则博弈”并存的局面。美国为维护其霸权地位,不断强化“小圈子”外交,推行“脱钩断链”“技术封锁”等政策,在贸易、科技、能源等领域设置壁垒,打破了原有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格局。与此同时,欧盟、俄罗斯、印度、巴西等主要力量纷纷调整战略,寻求在国际格局中占据更有利位置,区域一体化组织与多边合作机制的作用日益凸显,而部分地区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的抬头,进一步加剧了国际秩序的复杂性。这一格局演变并非简单的权力更迭,而是涉及发展模式、价值理念、治理体系的全方位竞争,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与市场拓展必然受到直接影响。
大国关系的动态演变构成了国际格局的核心脉络,其中中美关系的走向尤为牵动全球。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中美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已从传统经贸领域延伸至科技、金融、军事、意识形态等多个维度,呈现出“竞争为主、合作受限”的新常态。这种变化不仅反映在两国间的关税摩擦与贸易壁垒上,也深刻影响企业运营的诸多层面,例如美国持续将中国企业纳入“实体清单”,限制其进入美国市场及获取关键技术,同时也推动中国加速自主创新与内外市场融合。此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深化,在能源、军事与多边外交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为企业开拓俄罗斯及中亚市场创造了条件;中欧关系在合作与博弈中前行,双方在气候变化、数字经济等方面具有合作潜力,但在贸易公平与市场准入等方面仍存分歧;中印关系受边境问题与经济竞争牵动,呈现出“斗而不破”的态势,企业在印度市场需兼顾机遇与风险。这些大国关系的微妙变化,共同织就了一张复杂的地缘政治网络,企业稍有不慎便可能牵涉其中。
本次特邀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学系教授达巍讲授《大国博弈:当前国际格局演变与地缘政治陷阱》专题课程,旨在帮助企业管理者跳出单一业务视角,站在全球战略高度审视国际形势,明晰中国在大国博弈中的定位与选择,从而提升应对地缘政治风险、把握全球发展机遇的能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课程价值
1. 精准把握“单极向多极转型”的国际格局核心逻辑,明晰全球治理规则重构的底层逻辑,摆脱单一业务视角局限,建立全球战略思维框架。
2. 深度洞悉中美“竞争为主、合作受限”的新常态及俄欧印等关键大国关系动态,掌握大国互动中的利益博弈规律,为企业跨国资源配置提供决策依据。
3. 系统识别地缘政治陷阱、产业链壁垒、技术封锁等国际化风险点,帮助企业进行风险预判,提升合规管理与危机应对能力。
4. 明晰中国在大国博弈中的战略定位与发展路径,精准捕捉能源变革、数字经济、新兴市场等领域的机遇窗口,优化企业产业布局与技术研发方向。
课程要点
1.过去50年的国际秩序与中美关系
2. 当前的国际秩序与大国关系
3.特朗普2.0的内外逻辑
4.特朗普2.0的中美关系
5.当前的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
联系人
电 话:028-86202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