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中国共产党依靠学习从历史走向未来”




文章内容摘自

《高质量学习—中国式组织学习实践与创新》

作者:商儒企业管理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从“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到“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从“敏而好学”到“格物致知”,从凿壁偷光到囊萤映雪,从悬梁刺股到闻鸡起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知识、热爱学习。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我们党就是在学习中诞生、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壮大的。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性学习的历史。从延安整风时“改造我们的学习”,到执政之初“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从改革开放后“认真建立学习制度”,到新世纪阶段的“在全党大兴学习之风”,在每一个重大转折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能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进步。


这是一段跨越百年的高质量的组织学习史,是伟大的党组织开展的组织学习的典型案例,更是一本鲜活的组织学习教科书。在组织达成共识、提升能力、建强队伍、支撑建设、促进变革方面,持续的“大”学习的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其先进的学习理念、高效的学习组织、完善的人才体系、系统的学习内容、创新的学习形式、严谨的学习机制、成熟的学习文化等,在组织学习方面无不起着引领作用,而且诸多的实践比西方提出的组织学习理论要早近半个世纪,对于企业组织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我们今天探讨组织学习,有必要从党的学习历史中汲取经验。

from clipboard

图: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学习历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注入组织学习“基因”到“有组织的学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各种先进知识,深入研究中国具体国情,指明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从而在旧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较量中脱颖而出并不断发展壮大,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这一时期,党的组织学习的最大特点是由“分散”走向“集中”,由自发性为主转向“有组织的学习”,由小规模组织学习演变为全党体系化的“大学习”。


01 建党初期:注入组织学习的“基因”


from clipboard

图:建党初期的组织学习特征


回顾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历程,中国共产党是在学习中孕育诞生的,是在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建立的。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注入了组织学习的“基因”,一方面是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另一方面是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组织结构,在建党初期就彰显了学习型政党的组织特性。


0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组织学习初步转向体系化


from clipboard

图: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组织学习特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于斗争形势残酷,党的骨干力量遭受了严重损失。同时,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农村,加之党员构成的复杂,保持党的先进性面临重大考验,加强干部教育是当时党的思想建设最为迫切的要求,对军队的教育也刻不容缓。如何从思想上建党、建军、建政,如何对干部和群众进行差异化且有效的思想政治与文化教育,是这个阶段党组织学习面临的核心任务。为此,党聚焦“党内教育问题”,开展“差异化”组织学习,并初步形成了覆盖面广、门类较全、层次丰富的干部教育体系。

03 延安时期:正式“有组织的学习”并“扩大化”



from clipboard

图:延安时期的组织学习特征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抗日战争、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解放战争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党为了克服“本领恐慌”全面开展组织学习的重要时期。其间开展了党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范围深入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运动,覆盖范围之广、时间跨度之长、全党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这还是历史上首次正式“有组织的学习”,表现出了强大的组织学习力,并创造性地提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启了理论创新之路,形成了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理论体系,极大提高了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并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思想政治基础和组织基础。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组织学习进一步正规化

from clipboard

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组织学习特征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如何适应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的新地位,如何面对工作重心从农村到城市的新形势,如何担负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任务,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亟待解决的新的重大课题。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组织实施了以毛泽东思想为主线、聚焦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社会主义工业化经验与技术的全党“大学习”,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国性“大学习”,其显著特征是学习组织迈向“正规化”、组织学习从顶层设计到学习内容与形式突出系统性,且较之前覆盖地区范围更广、受众群体更多,培养了大批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扭转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经济困难局面,夯实了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组织学习体系日益完善

from clipboard

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组织学习特征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这个阶段,党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加强学习建设,号召全党努力学习一切有利于我国发展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有益成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的学习被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摆到突出位置。我们党紧密联系不断发展的世情、国情、党情,组织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组织学习活动,并从组织学习规划、组织、内容、模式等方面不断丰富和完善,打造了一个完备高效的组织学习体系,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引领学习型大国建设

from clipboard

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组织学习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然而,实现新的目标任务,要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统筹好“两个大局”,这对党的组织能力、每一位党员的本领都提出新的要求。如何进一步加强党的组织学习,提高学习本领,持续推动学习型政党建设,依靠学习把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实现强国复兴,成为组织学习的使命与任务。新时代,我们党坚持弘扬“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组织学习历史经验优势,继续改造学习、深化学习、创新学习,构建了更具时代性且具有鲜明特色的组织学习体系,并以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来引领学习型大国建设。


小结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党战胜艰难、应对挑战、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生机活力和创造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保证,更是党的鲜明品格、优良传统和宝贵历史经验。

回顾党的学习历史,从注入学习“基因”,到初步转向体系化、“有组织的学习”、进一步“正规化”、组织学习体系日益完善,再到组织学习体系更具时代性,党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组织学习体系,在组织达成共识、提升能力、建强队伍、支撑建设、促进变革等方面成果显著,并构建了一个具有强大组织学习力、依靠学习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的学习型政党,进而推动学习型大国建设,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实的战略支撑。

回顾党的学习历史,这是一段通过强化组织学习、持续开展干部教育,实现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干部素质、推动社会变革的成功历程,这是一个通过“大学校”,开展“大学习”,推动“大创新”,实现“大发展”的艰辛过程。社会变革是干部学习的动因,党的领导是干部学习的核心,干部学习通过培养大量领导人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正是因为持续的“大学习”,我们才能在重要历史关头、艰难险阻中,统一全员思想、意志和行动,掌握科学思想、知识与经验,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本领、思路举措,促进我们党不断洞察时代大势、顺应历史潮流,推动我们党不断穿越风雨、发展壮大。为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学习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必由之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